见闻

June 17 2015
本文来自

PDD

分享内容
当设计遇见心理学-以触动多感官的设计提升感知体验

多感官设计法,是将心理学融入设计以打动人心的的经典应用。它丰富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感知和体验,并为之后的回味留下线索。

在竞争尤为激烈的食品饮料行业,已经有品牌开始意识到单一靠口味打天下的时代已不再,多重感官体验的叠加会给消费者留下了更多想像空间,因而创造多层次的感官体验开始成为新品开发的方向。受新学科Gastrophisics (关于如何更好地吃喝的科学)的启发,食品及饮料品牌开始着力研究如何使用技术手段让人们的消费体验更为惊喜并难忘……

着迷于混搭的我很想看看(以及听听、闻闻、尝尝)有趣的“厨房理论”项目(Kitchen Theory,一个在伦敦市中心持续举办的关于多感官协作美食法的项目)怎样将食品科学,饮食文化、饮食历史、多感官的味觉感知以及神经美食法融于一体。终于等到了这个项目的首次研讨会,它汇聚了一群对于通感(即由两个或者两者以上感知自动融合的“感知统一”)以及跨感官的交互(简单来说就是大脑如何在不同感官的模式下将信息集成的过程)有兴趣的志同道合者。

Charles Spence博士,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跨感官研究实验室主任,首先向我们描绘了他们正在进行的充满想象力的实验,其中包括了与科学博物馆合办的“食物欲望实验”项目。在这个实验中,他们测试了不同的食物包装形式怎样影响就餐者对食 物味道的想象和期待、大家是喜欢一盘三件还是四件的摆盘、摆盘时食物排列的方向是否会影响就餐者对于食物价格和品质的判断等等。


图片来源: http://blog.sciencemuseum.org.uk/

接下来大厨Jozef Youssef讲解了“厨房理论”这个项目的进展,以及他是如何将神经(多感官)美食法原理应用到他的菜单设计和“体验式用餐”实验中。附上的甜点图片就是我们有幸见证和体验的“通感午餐”中的一道。Jozef的实验带来一个有趣的发现:当人们在享用7道式的大餐时,能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那些在触动味觉之前先以食材的特殊香味打动嗅觉的食物。Jozef的实验成功重塑了“汤”在七道餐中的地位,而通常在餐后的记忆度测试和愉悦度测试中汤只是位居中游,甜点和主餐常常拔得头筹。


图片来源: Heather McQuaid

尝试用学校里学过的认知心理学原理去解释汤品一战成名的原因。两种理论可以支持为什么以嗅觉提前出场的汤品让人记忆犹为深刻:双通道编码和独特编码。双通道编码是指通过不同感官体验搭建两条激活记忆的通道;独特编码又名雷斯多夫效应,就是个人面对于大量资讯时最容易记住最特殊的部份。因为其他餐点出场时没有相应的食物香味做铺垫,因而汤品鹤立鸡群而被深刻记忆。因为运用了食物香味作为激活味觉的前戏,也可能同时唤醒了就餐者的某些情感记忆。

大脑中的嗅球组织,就是大脑处理嗅觉信息的地方,它位于大脑边缘系统,而这一系统正是情感信息处理之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香味可以唤醒回忆,自然那股同时唤醒了我们的情感和记忆的气息会使我们更容易被某个场景所吸引(那份让人无法忘记的汤也是一种场景),并把它深深记忆。至于这是否是让人愉悦的体验,只要Jozef精心准备的气味没触发什么极度负面的情绪,或者不是端上一碗让人反胃的汤的话,至少由气味带来愉悦感会让品尝者对汤品有公平的印象。而如果这气味正好唤醒了某些美好的回忆,那大脑的愉悦程度就可以比肩圣诞树瞬间被点亮时大家的心情。

最后出场的是一位体验设计师 (experience designer)Daniel Ospina,他曾为包括英国著名米其林3星 Fat Duck 在内的多家知名餐厅提供体验设计咨询。Daniel在现场讲解了多个关于如何运用多感官设计来提升消费者体验的案例。同时他也带来了严肃话题的讨论,例如如何运用多感官设计来应对肥胖、人口过剩以及水与食物的短缺等严峻的社会问题。一直在第一线接触来自消费品,工业品以及医疗等不同行业的创新需求,我们很直接的感受到,多感官的设计可以跨越行业的界限,被应用到和人、产品、服务相关的每个接触点上,举例来说:

  • 通过摆盘设计让乏味的医院餐也能唤起食欲食物
  • 在DIY厨具上选择更平易近人的字体以吸引更多潜在用户开始自己在家做饭
  • 并不添加更多的糖或盐,只是调动特殊的气味让食物闻起来更香甜或者咸鲜,以帮助大家吃得更健康
  • 使用平和的颜色,温和的质地,内敛的字体来舒缓敌对群体之间的紧张气氛(比如示威者和警察之间的对立)
  • 通过激活人们的嗅觉感知去唤醒他们的记忆和看似已被遗忘的信息

可以确定的是,在学术界肯定已有不少关于多感官设计和体验的研究。然而如果要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产品、服务和流程的设计中时,则需要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士通力合作,比如包括设计师,建筑师,医生,工程师,艺术家,厨师甚至行业中的最高决策者,社会公益组织和慈善机构等等。“厨房理论”不仅仅只是要把食物做得更好吃,而是承担这个更重大的社会责任。作为设计机构,我们非常乐于参与其中。

如果您了解其他与“厨房理论”类似的关于用多感知设计提升身心体验的项目或者资讯,希望也能与我们分享。微博、微信@PDD设计咨询或联络[email protected]

分享内容

本文来自 PDD
@pddinnovation

语言: 全球语言.
最后一件启发我的事情: 设计与创新.
上一件启发我的事: 一个令世界发生改变的项目.
令我迷恋的事物: 致力于打造全球顶尖产品及体验.

图片来源 Kitchen Theory

minus